近日,圣湘生物自主研发的人冠状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荧光PCR法)(国械注准20253401966)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。这是公司获批的第五款呼吸道感染症候群小联检产品,继覆盖病毒、细菌及耐药基因后,再次拓展至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等重点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,为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诊断提供了更多选择,“小而全、灵活选”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。
新型冠状病毒、人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均为常见且高负担的呼吸道病原体。
新型冠状病毒(SARS-CoV-2)具有强致病性和高传播力,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。临床诊断需与常见上呼吸道感染病原(如人冠状病毒、副流感病毒)以及流感病毒、腺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病毒性肺炎和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鉴别。
人冠状病毒(HCoVs)与新冠同属冠状病毒科,广泛分布于全球 。HCoVs是导致季节性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,多数感染呈自限性,但部分患者可进展为毛细支气管炎、肺炎、中耳炎、哮喘急性发作等,尤其对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和婴幼儿风险更高。HCoVs常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共感染,共感染率可达30%–50%,其中以副流感病毒、鼻病毒和流感病毒最为常见。针对多病原混合感染,多重PCR技术可实现多种病原的快速、准确鉴别,是临床指南优先推荐的诊断方法。
副流感病毒(HPIVs)是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,尤其婴幼儿疾病负担更重。2018年全球约1880万例急性呼吸道感染、72.5万例住院和3.44万例死亡病例归因于HPIVs,其中逾六成住院和死亡病例均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中。HPIVs感染可引起急性喉炎、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,在免疫功能受损患儿中可导致重症甚至死亡,需及时对症治疗。
中国疾控中心(2025年第38周)监测显示,我国呼吸道传染病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,其中新冠、普通冠状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处于高位并行流行。这些病原均可导致发热、咳嗽等相似症状,单靠临床表现难以区分;并且多病原的同步流行也增加了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风险,更是加大了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,增加重症风险。需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,以明确感染及时治疗。
此次获批的人冠状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荧光PCR法),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,具备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、操作简便等优势,可在30分钟内完成3种病原的精准鉴别。该产品支持圣湘“6/3+X呼吸道感染核酸快速检测方案”,能够实现统一采样、统一扩增及多病原同步检测。
圣湘“6/3+X呼吸道感染核酸快速检测方案”已覆盖常见呼吸道病毒、细菌、真菌、非典型病原体及耐药基因,广泛适用于门诊、急诊及住院等多种场景;同时支持基于患者临床表现、地域及季节流行特征,灵活组合不同检测产品,更好应对多病原共流行和混合感染等复杂局面,为临床精准用药和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有力支撑。